公司凝聚了素质高、技能强、深谙物流管理的人才,拥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装卸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不要随意奉献你的善意,或许有些人并不值得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7-26 08:41 浏览量:
看过一则花边新闻,说是某个明星为了慈善一直捐助山区 一个贫困孩童。可是这个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不但不知道 感恩,还因为有了明星的捐助而愈发地大手大脚,甚至学会了挥 霍。明星获悉后,断掉了对他的资助,引来了这个孩子的不满和 咒骂。
虽然不知道真假,却对这种人性感到莫名的悲哀。其实这种 事情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不然也引不来那么浩大的争论。
其实这种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身边一直都在发生。
朋友欣怡姐认识陈冲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四处碰壁的刚毕 业的大学生。那时候的欣怡姐已经是厦门一家广告公司的运营总 监,处事干练利落,雷厉风行,在业内也算是有点名声。
在与客户洽谈业务的时候,陈冲作为对方的助理,虎头虎
 
脑,虽然看起来一脸懵懂,但是倒也勤快,端茶倒水的活干得不 亦乐乎。这么一来二去,欣怡姐和陈冲开始熟络起来,再加上两 人都是湖南老乡,欣怡姐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
后来欣怡姐在与对方的多次会面中都没有再见到陈冲,问对 方主管,才知道陈冲前不久已经离职。
原本以为只是生意场上的过客之一,再也见不到了,因为在 这种名利场上,即使有了老乡之亲,也不见得能成为朋友。只是 没想到两周之后,陈冲打电话给她,说是想出来见一面。
欣怡姐抽空前往,对方依旧是一副愣头青模样,面容稍显窘 迫和羞涩。会面时,陈冲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声泪倶下。
他少年丧父,母亲靠干农活把他拉扯大,他大学毕业时,家 中已经负债累累。而毕业之后的他也一直不顺利,在社会上四处 碰壁。一年之后,他仍旧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心中觉得对不起母 亲,也辜负了她的希望。
然后他又谈起这一年的工作来,说已经是三次离职了。无独 有偶,基本上遇见的每个上司都显得苛刻而不近人情,对他更是 视而不见。明明自己能力尚可,却偏偏让自己做些打杂的事情。
鉴于和客户的接触,欣怡姐也知道对方客户的难搞之处,再 加上陈冲对其家世声泪倶下的诉说,她信以为真,再加上她原本 就对这小伙子印象不错,因此像是姐姐一样态度柔和地安慰起他
 
来。陈冲接着坦言,看到欣怡姐如此年轻就有如此优秀的业绩,希 望跟着她学习。
欣怡姐欣然接受,并让他下周一就来公司面试。
就这样,陈冲成了欣怡姐的助理。在她的悉心教导和栽培之 下,原本颇具上进心的陈冲可谓是进步神速,短短—年之后就能 独当一面。加薪、升职,第三年的时候已经成为设计主管。
直到去年,欣怡姐率领团队参加一个大项目的比稿,公司十 分重视这个项目,甚至连总裁都亲自过问。整个团队更是不眠不 休,连续两个月铆足了劲,争取一举拿下这次比稿。比稿前夕, 势在必得的欣怡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如不出意外,应该是手到 擒来。
可就在比稿当天,欣怡姐傻了眼,对手公司无论从策划还是 创意甚至实施细节,都跟自己的如出一辙,甚至在许多地方加以 修饰和完善,相对而言,比自己的作品要完美得多。因此,这场 比稿,最终失败了。
总裁大发雷霆,把欣怡姐叫到办公室足足训了两个半小时。 一出办公室,欣怡姐就开始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方 这么完美的剽窃,绝对不是巧合,唯一解释得通的就是自己这边 出现了内鬼。可是欣怡姐想不出这个人到底是谁,团队里的每个 人都是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不光是同事之谊,也有师徒之情。她
 
更不可能怀疑到陈冲,他们私交甚好,甚至以姐弟相称,而陈冲 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毫不夸张地说,都是欣怡姐一手造就的。
但是没想到,半年之后,陈冲辞职,进入当初剽窃自己创意 的那家公司,任设计总监。临别之时,虽有迟疑,但是欣怡姐仍 因为这个弟弟有了更好的平台而发自内心地祝福。
直到与一个泛泛之交的朋友聊天(这个朋友刚好是之前对手 公司的员工),才得知当初剽窃的真相:三十万,陈冲把自己整 个团队的心血全部卖给了人家,这才导致自己做这行以来最严重 的一次失败。
时过境迁,欣怡姐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怒气。只是没想到,自 己一路帮衬的人,竟是伤自己最重的那个。自己一路把他呵护周 全,只为了他叫的那声“姐”,却不曾想对方当自己是在上爬的 一把扶梯。人情冷暖至此,都怪自己当初眼拙。
同样的一件事,在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身上也发生过。大学 时,朋友和舍友相处甚好,两人处处互相帮衬。那时候年轻飞 盛,热血沸腾,他们俩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尝试着创业,千了好 多看起来朝气蓬勃的事。直到后来,朋細为学习上的事,暂时 退出了这个团队。但是多多少少,只要朋友空闲,总会乐此不疲 地帮助舍友,两人感情甚笃。
到大三那年,当初一起创业开的小店基本只剩朋友一人在照
 
看,其他两个合伙人都是各忙各的,而朋友当时也要忙着考证, 焦头烂额,不得已之下,便跟舍友提出自己没办法再帮忙了。结 果舍友非常生气,两人还大吵了一架,不管朋友如何解释,舍友 始终不愿接受,直至最后他说:“咱们以后,再不是朋友。
朋友一直觉得,在大学这一段时间里,帮舍友良多,逢叫必 到。直至最后这一次,不得已帮不了了,结果却换来恶语相向。 甚至从别人那里听说,舍友跟人说起自己时,居然说自己人品 不好。朋友听到那句话的时候,真是气愤之极,觉得自己如此付 出,如此帮衬,却换来这么一句评价。但是随即就释然,不得不 承认,当初舍友说的那句话,“咱们以后,再不是朋友”,也是 他此刻内心最真切的回应。
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本来就不是你对他好就能证明的。有 时,你越是对他好,他越是觉得理所当然;如果有一天,你不能 继续下去了,那就是你罪大恶极。俗话说,一粒米养恩人,一石 米养仇人。古语并非空穴来风。
朋友父亲病重,几乎花光所有积蓄,但还是差了几万元手续 费,向昔日帮助过的几个朋友借钱,无一例外,全部婉拒。不是 结婚花钱,就是生意失败,或者周转不来。无奈之下,他想起一 直帮助自己的高中同学,便约出来喝酒。本来因为欠人情太多, 不好开口,没想到高中同学主动问起是否有困难,朋友才说出窘
 
迫的情形,但还是并没有主动请求帮助。因为同学结婚不久,身 负房贷车贷,自己压力也不轻。
却没想到,几天后,同学转了十万块至他账上,说:“自己 尽力拼凑才凑到这么点,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但是也算表一下 心意。”
直到父亲病情好转,朋友才辗转知道,原来同学为了他父亲 的救命钱,把自己刚买半年的车卖掉,东西拼凑,才给了他这笔 对他而言意义重大的救命钱。
那些能一直互帮互助的人,或许并不一定是亲人,但是长久 以来表现出了很深的情谊。这样的朋友,也许并不是什么过命的 交情,但总是能一喊就到,雪中送炭,这才是值得我们用心相交 的朋友。
在形形色色的人中,有的在你风光无限的时候,各处献媚, 以相帮之名谋取自己蓄谋的利益;有的在你帮助之后感恩戴德、 感激涕零,当你虎落平阳之时,往往成为那只相欺的犬;而有的 不管你富贵贫贱,一直都留在身边,默默支撑和帮助着你,这些 人,才是真正能让你花一生气力去守护和珍惜的。
 
 

在线提交留言